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设计与评价

【摘要】课堂作业设计和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部分。文章就新课改下对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设计和评价的认识,以及相关的一些探索和尝试进行了总结和阐述。

【关键词】新课改;信息技术;作业设计;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B【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07—0046—04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作业在这中间担任了重要角色。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作业设计与评价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兼顾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能力的发展,正确处理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让学生在练习与评价中,获得满足、愉悦和成功的体验,对后续学习更有信心。由此可见,在新课改下作业设计与评价的地位更加突出,关注作业的设计与评价尤为重要。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作业和其他学科的作业有些不同,主要以课堂作业为主,一般需要学生上机完成(包括基础题和操作题),所以如何让学生在充满诱惑的电脑前面能够认真的完成作业,这无疑是把握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难点。同时,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在个性、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作业设计就更显得重要,它要求教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结构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寻求创新,并设计多样化、多元化、多层次的作业,从而致力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促进学生素质的个性化发展。

“科学设计与有效实施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研修手册——技术课程标准研修》一书中的一个主要专题[1]。本文就作者学习这个专题后,结合课堂教学的实践,对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设计和评价进行了

一些初步的探索。

一 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设计

为使学生能够较好完成课堂作业,笔者曾使用过多种方法,比如切断网络,在这种硬性规定下,学生基本能完成作业,但这个作业的质量和效果却差强人意,很多学生都只是应付了事。而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应该通过设计真实、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或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这种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所以要使学习者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应从学生的兴趣着手,找对适合他们口味的作业形式,设计多种方式,让学生从作业中获得愉悦和成功,做到学以致用。为此,笔者尝试了以下几种作业方式:

1 游戏式作业

游戏是很多学生喜爱的活动。因此设计形式活泼、富有趣味的游戏式作业,将所学的知识蕴涵于游戏中, 是学生喜欢的一种作业形式,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一种好办法。

信息技术选修模块中的《算法与程序设计》,对于初学者来讲比较枯燥和难学。如何让这些算法和程序生动起来,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不再觉得乏味,游戏式的作业不乏是最佳选择之一。比如在讲解控件工具箱中的滚动条时,将知识点蕴涵于“变化匹诺曹的鼻子”的例子中:随着滚动条的移动,匹诺曹的鼻子会变长或缩短。在本次课的课堂作业设置中,让学生完成类似“变化匹诺曹的鼻子”的作品。在最后的作业中发现,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非常高,有“清痘洁面乳”的游戏(如图1所示,青蛙脸上的痘痘会随着滚动条的移动而变大或变小),爱心天使(如图2,爱心会随着滚动条的移动上下跳动),变化的灯光(光照范围和光圈大小会随着滚动条的移动变大或变小)等作品。由此可见,此类游戏式作业能激发学生自主参与,促进其个性化发展,并在作业中获得愉悦和满足。

2 开放式作业

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是新课改中所提倡的,因此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的开放式作业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新课改要探索的内容之一。学生的优秀作品是新课程的重要资源,在学生的很多奇思妙想的作品中,都能充分体现出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新意识,这一过程既是一种启发,又是一种提高。

对于开放式作业,要求我们转化教师与学生的作业观念,认识到信息技术课堂无差生,不同学生有不同的作业内涵,只要是体现学生性情的,有真情实感的,并能围绕一定的课堂知识点的作品都是好作品。在《多媒体设计》教学中,对于一些Flash和Photoshop作业,我们就应该以这种开放式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做的不是作业,而是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作品。比如在讲Photoshop文字效果处理的时候,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制作贺卡、制作对联、个人签名的设计等,将自己的想法结合所学的知识,创作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而不拘泥于一些形式,不囿于束缚。像这些既可巩固所学知识,又可基于理论进行创造性思维的作业,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 操作实践式作业

实践性作业是“学以致用”的最好注解,学生在自己探索研究的过程中,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及策略,在巩固知识的同时,让学生逐步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比如在《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中,让学生针对具体的实际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结果。只有学生自己实践操作过,才能对算法与程序有一个真正的理解。例如在“if 选择分支结构”的课堂作业中设计诸如请解释选择语句的意思;请写出if的语句结构等的作业。显然,这样的作业,学生或许只会去死记,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若设计为:某超市为了促销,规定购物不足50元的,按原价付款,超出50元不足100元的,超出部分打九折,超过100元的,超出部分打八折,请你帮忙为超市收银员设计一个程序。这种联系实际的问题,不仅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使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他们的代码编写正确时,学生的成就感就得到了满足,促使他去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相反,当他们的代码出错时,那么一种渴望成功的欲望会促使他们去进一步探索和思考,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研究的能力。

4 创编式作业[2]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3]。传统教学中,都是教师设计好习题让学生完成,学生被动应付,主动性得不到发挥。事实证明,学生对自己“创造”出的习题更感兴趣,练习也更投入、主动。

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一些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作业中根据课堂知识,让学生自己设计题目,让他们加入作业题目的设计,可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学生自己在创编题目的过程,就是一个自学的过程,一个深层次理解和思考的过程。另外在科学探究中最为重要的素质就是置疑能力。只有能提出高水平的问题,才可能有高水平的发现,因此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的题目还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不是停留在记忆知识的表面。

5 层次化作业

根据分层教育、因材施教的原则,作业设计必须讲究层次性。对某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或适当降低他们作业的难度,解决他们“吃不了”的问题;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应适当拔高要求,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解决他们“吃不饱”的问题,从而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提高[3]。

因此,可以将课堂作业分成几档:基础作业(人人必做)、选择性作业(学生根据自己情况进行选择,可全做、或部分做)和挑战性作业(难度较高,主要针对“吃不饱”的学生)。基础作业的要求以学生能通过会考为原则;选择性作业可根据练习内容或题型设置多个题目;挑战性作业主要将本堂课知识点的深入应用,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层次化作业的布置应注意两个问题:首先,不可硬性要求某些同学做哪个档的作业,那样会使一些同学产生被老师轻视的感觉,作业档的选择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其次,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防止偷懒思想的产生与蔓延。

二 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评价

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新课程改革大面积铺开,评价的方式方法也在发生着转变。和传统的教学评价相比,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既要遵从教育评价理论的一般原理,也要具有一些区别于传统教学评价的特征。它强调培养目标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强调教育教学的人文性。在作业评价中,它要求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这样既能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学好知识的积极性,又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促进学生原有水平的发展[4]。

评价工作的第一步是在评价目标的指导下,明确评价内容,制定评价标准,并将评价标准进一步分解为评价指标,必要时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构建规范的评价量规。在制定评价标准或评价量规时,首先要根据评价目的划分出能客观反映有关学习过程和结果的重要维度或方面,然后为每个方面制定出不同水平的评价等级。针对上述介绍的各种作业形式,下面就谈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所尝试的一些评价:

尝试一:5分制评价标准

5分制评价标准,即把每一个学生的作业按照完成的程度分为5个等级:1分、2分……5分。这5个等级有纵向和横向的比较,纵向即是每一个学生对近期自己作业的比较,横向是放在整个班级中进行比较。5个等级分别表示:

5分——学生的作业表现可作为典范。

4分——学生能够完成各种任务。

3分——学生的进步是明显的,但并不能充分地完成各种任务。

2分——学生处于提高的初步阶段,水平仍然较低。

1分——学生没有明显的表现。

为学生的作业制定评价等级,并以表现性行为的方式加以描述,产生评价量化表。这样就能更清楚地了解学生在何种程度上达到了目标。此外,这种评价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在保证最低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一方面,通过纵向比较,不同起点的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取得的进步得到了认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另一方面,通过横向比较,尊重了学生在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和创造性,对同一信息作品的不同设计思路和不同设计风格、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技术解决方案等,都给予了恰当的认可和鼓励。这一评价标准,使得每个学生对自己的作业有了一个很好的认识。但这种评价体制也存在着弊端:其一,由于这种评价标准划分的等级较多,所以在尺度上很难把准,怎样才算“进步明显”,怎样才是“处于提高的初步阶段”很难把握;其二,不能将平时的作业评价和期末的总结性评价很好地联系起来,由于划分等级过细,较难将它体现在总结性评价中,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三,批改作业所花费的时间过长,往往是一个班级(一个班级为48~50人)的作业需要40~50分钟时间批改,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可以说,这种评价所产生的良好效果是建立在消耗巨大的精力和时间的基础之上的。

尝试二:A、P、E制评价标准

A、P、E制评分标准,即当学生作业完成认真(针对多媒体作品和VB程序设计)或作业完全正确(针对选择、填空等基础题)时,就能得到A;当作业完成质量一般时,给予P;当作业不上交或是完成不认真时,则给予E。而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若出现了一个E,则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扣除一个A(如果没有得到过A的,则保留E的个数);若得到P的个数累计到2个时,则可以增加一个A,同时消掉这2个P。

下面就介绍下A、P、E制评价标准的计算方法。例如,在期末的总评成绩中,平时课堂作业的比重占30%,即30分。而在这30分中,有基础分(每个学生的基础分都一样)和作业质量分(根据学生这一学期作业中得到的A、P、E的情况而定)。其中基础分计算公式:基础分=30-本学期的作业次数,若以25次作业为例,基础分=30-25=5分。作业质量分则是:得1个A加1分。若一位学生最后的作业成绩如表1(以25次作业计算):

在这一学期中,他共获10个A,13个P,2个E,通过换算,最后获得10+13/2-2*1=14个A,1个P,那么他最后的作业质量分就是14分。这位学生最后所得的平时课堂作业成绩为:5+14=19分。

通过一个学期的尝试,发现使用A、P、E制评价体制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教师批改作业的压力。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作业能得到更多的A,使期末总评成绩中的平时课堂作业分更高,在这种驱动力的作用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明显上涨,在作业完成的质量和效率上也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而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不需要给出像“5分制评价标准”中类似的评价等级,只要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和质量给出A、P、E就可以,所以从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教师的压力。但是这种评价标准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不能在“量”上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评价结果,这样使学生对于每一次作业的评价结果没能有一个非常清楚的认识,不知自己到底是属于哪个档次,只有一个大致的定位。

5分制评价标准和A、P、E制评价标准在使用过程中都有其益处和弊端,我们要取其益而避其弊。在平时的教学中根据自己不同的需要使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发挥其各自的优势,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

三 总结

课堂作业设计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教学信息反馈系统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注重课堂作业的设计,使用游戏式、开放式、操作实践式、创编式等作业方式,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切实为教学服务,也更好地实现引导和训练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目标,帮助学生完成学业,促进开放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真正深入课改。

信息技术新课程的评价提倡对学生给予积极的、鼓励性的评价,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信息素养的提升。5分制评价标准和A、P、E作业评价体制体现了评价对教学的诊断和促进作用,激发了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

总而言之,新课改下,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设计和评价显得更为重要,同时对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不断探索和发现新方法去更好地实施新课改。本文仅是笔者个人的一些尝试,有待于更深入地探讨和研究,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共同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和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的发展与提升。

————————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研修手册——技术课程标准研修(信息技术)[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池君英.给作业加点“新”味——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优化的策略[EB/OL].

[3] 石培军.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作业设计[J].教育艺术,2006,(10).

[4] 胡济良,李尚仁.高中技术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lassroom Work Guided by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DING Fang ZHOU Jian-hui

(1 The High School attached to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Jinhua,Zhejiang,321004,China;

2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Jinhua,Zhejiang,321004,China)

Abstract: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lassroom work is important to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lassroom work, and then put forwards some exploration and trying on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lassroom work.

Keywords: New Curriculum Refor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lassroom Work Design; Evaluation Standards

推荐访问:作业 信息技术 新课改 课堂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