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廊产业分工与合作机制研究

摘要:廊坊市作为京津冀都市圈、环渤海经济带的腹地,正演变成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城市。通过分析京津廊三地的特殊区位和产业发展现状,根据错位发展及比较优势理论,深入分析了京津廊三区域在第一、二、三产业的分工领域,并剖析了廊坊应在哪些领域与京、津的合作机制,以实现大北京经济圈的一体化格局。

关键词:京津廊;产业分工;产业合作;错位发展;比较优势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3-0135-02

京津冀都市圈是中国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第三大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区域,在京津冀都市圈中,京津廊地区以最为突出的区位优势、密切的依存关系、明显的功能互补、雄厚的经济实力、快速发展的区域合作,正成为物流、人流、信息流联系最为密切的“黄金三角区”。京津廊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发展,在京津冀区域合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京津廊区域如何实现产业的分工与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京津廊特殊的区位及产业现状

北京是京津冀都市圈发展的核心,集聚了大量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一流的人才、技术,科研实力强,劳动者素质高。北京市已经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发展迅猛。

天津市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环境优美的国际港口城市,滨海新区的建成,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建成高水平的现代化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天津市基本形成了二、三、一的产业结构,滨海新区有力的港口优势对保持第二产业的比例具有重要作用。

廊坊市地处京津之间,被誉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京津之间,亮在廊坊”,定位于“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和“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廊坊倾力打造会展旅游名城、健康服务之城、现代物流基地、服务外包基地、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区。在产业结构上,廊坊市按照高科技、外向型、错位发展的经济发展定位,不断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初步形成了八个特色产业集群,分别为:以三河燕郊、廊坊开发区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以大厂、三河、霸州、大城、安次、廊坊开发区为核心的农畜产品及加工产业集群;以文安、香河、霸州为核心的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产业集群;以三河、大城、廊坊开发区为代表的新型建材产业集群等。并且有强大的特色产业支撑,如三河的高新技术产业、大厂的畜牧养殖及加工业、香河的家具、永清等地的无公害蔬菜、霸州的钢木家具、文安的胶合板、大城的摩配等,这些都为廊坊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二、京津廊产业分工的领域

1 第一产业分工。区域产业分工的实质就是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选择主导产业。区域主导产业的主要决定因素是产业对经济贡献率和产业的区位商。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北京、天津、河北第一产业贡献率分别为0,46%、1.82%、19.81%,河北省在第一产业方面贡献率最大。廊坊位于河北省中部,现辖三河市、霸州市、广阳区、安次区和香河、永清、固安、文安、大城及大厂回族自治县,幅员面积6429平方公里,总人口384万,其中农业人口308万,农业总产值133.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76元。全市38.6万公顷耕地,土地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种植业历史悠久,粮、油、瓜、果、菜、花物产丰富,养殖业牛、猪、羊、鸡、渔五畜兴旺,正成为京津两大城市重要的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当前,廊坊市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重点发展“畜牧、蔬菜、林果花木”三大特色主导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动全市农业“调品质、调产品、调布局”。争取成为京津两大城市的“粮袋子”和“菜篮子”。

2 第二产业分工。从区域经济总体来看,第二产业对天津的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同时,天津在第二产业方面的集中度比北京和廊坊高,为此,天津应该重点发展第二产业。目前,天津市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轻工纺织、国防科技八大优势支柱产业初步形成,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方面,主要任务是瞄准产业高端,加快产品升级换代,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移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服务器、片式元器件、显示器、智能化数字产品、软件、光电子和光通信、人工智能等九大领域,在信息安全软件、工业软件等重要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技术和产品开发上实现突破。手机生产能力达到2亿部,电子元器件保持全国领先,集成电路步入全国先进行列,高性能服务器位居世界先进水平,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廊坊市现阶段也在打造“京津电子信息走廊”,就是要把廊坊打造成连接京津、独具特色的信息产业聚集区、综合信息化先行区。电子信息产业是现代高端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廊坊市相对低廉的发展成本及河北省打造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带的政策机遇,为廊坊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已有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很强的电子信息龙头企业如华为、中兴、京东方、富士康已落户廊坊。廊坊市工业现已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形成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通信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工业、金属制品业和专用设备工业等支柱产业的工业体系。在对廊坊市的产业结构进行分类研究后。将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确定为廊坊市的工业主导产业。

3 第三产业分工。从第三产业的贡献率来看,北京、天津、河北省分别为119.4%、52.39%和22.37%,北京市的第三产业贡献率最高。为此,在京津廊这一区域中,北京应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以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及餐饮方面为主。同时,北京还应发挥大学、科研机构、人才密集的优势,与高新科技产业园区、大型企业相结合,发展高新产业,以发展高端服务业为主,将劳动密集型服务业转移到廊坊。

天津市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业贡献大,其次是金融保险、房地产业。同时天津高校较多,也应重点发展教育。京津两大城市在第三产业上有很多相似,应该按照绝对优势理论进行分工,将最强的产业留在最有实力的城市。

廊坊市在高端服务业上难以与两大城市抗衡,但廊坊也有自己的优势。可以充分发挥廊坊地处京津之间的独特区位和宜业宜居的良好生态环境,扬长避短、创优争高,倾力打造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建设“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就是借河北省打造环京津休闲旅游带之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抢占新兴高端市场,突出发展高水平休闲产业和各类商务商业设施集群。并使之相得益彰,把廊坊建设成京津之间大公司、大机构和人们休闲居住、休闲办公与创作、休闲保健与娱乐的首选之地。“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更多体现的是“错位”战略。目前,京津等环渤海大都市都在发展CBD(中央商务区),而RBD(休闲商务区)尚没有一个明确构想。与京津相比,廊坊市拥有更适合发展休闲商务的生态环境和发展空间。

三、京津廊产业合作的领域

目前京津廊区域合作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区域一体化机制尚未建立,合作意识不强。实践证明,区域合作必须积极与周边地区、发达地区开展经济技术合作。京津廊都市圈主要应加强以下合作:

1 建立跨区域行政协作机制。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相比,京津廊区域发展缺乏协调统一发展的区域规划和政策保障体系。如北京公交938跨界运营被堵6天事件折射出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尴尬,各种利益群体之间出现纠纷;区域内各城市在招商引资方面仍呈现恶性竞争态势,京津两地就像两个巨大的磁场,将周边地区的资金、人才、机会尽可能地吸收到自己辖区;相反,各种类型的被清理对象则聚集在廊坊,出现了“大树底下不长草”现象。要改变现有不良态势,需要有跨匿域行政协调机制。建议由中央牵头成立京津廊一体化的协调机制,建立综合性的行政组织,下设若干个专门机构,由国务院牵头,会同下层政府的对应部门共同履行协调职能。同时,建立稳定的高层协商和协调机制,积极探索区域发展的利益协调机制,对京津廊区域中可能发生的地方利益流失引入补偿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

2 深化第一、第三产业的合作。要逐步形成分工明确,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京津廊都市圈产业体系,主动承接京津地区的产业转移,利用沿海港口和资源优势,建立环渤海能源及化工产业带。发展现代服务业,逐步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物流中心和现代物流网络,加快实现与京津廊融合的大旅游圈和精品旅游线路。北京应突出首都经济,将一些不适宜在北京发展的产业转移给天津及廊坊市的周边地区,天津突出工业、商业、金融、航运等。京津廊经济圈在第一、三产业上区域合作的潜力很大,障碍较小,京津廊都市圈应将第三产业的区域协调发展放在一个重要地位。

3 力口强生态产业方面的合作。京津廊共处一个生态区,可以共同构建整个地区的生态安全屏障。建议以水为媒介,以相关可行的各种方式共同分担潮河、滦河水系的治理成本,稳定密云、官厅水库进水量;并加强三地的技术与产业合作;打破行政区域的束缚,鼓励支持新型环保产业的跨区域发展。

4 拓宽京律廊高新技术产业带。加快基础设施、交通、水资源.能源、旅游、生态及环保等方面进一步开展实质性的区域合作,建设一批京津廊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共同建设北京一廊坊一天津高新技术产业带、充分发挥该区域的人才优势。

5 扩展教育与科研方面的合作。在教育和科研方面,进一步加强京津廊高校的人才和科研院所科技与教育资源应用方面的合作;在高等教育方面,可利用廊坊市大学城的特殊区位,在大学城建立一些北京、天津的分校,三地高校也可联合建立区域内的科研基地,广泛开展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和人文科学项目合作,加强区域交流。在职业教育方面,京津两市可对廊坊大学城的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培训、管理手段的方面予以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

参考文献:

[1]孙久文.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合作途径探讨[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2)。

[2]陈宣庆.促进环渤海地区区域合作和共同发展[J].港口经济,2007,(5)。

[3]王朝阳.制造业与服务业区域融合:对京津冀地区的一项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10)。

[责任编辑 陈丹丹]

推荐访问:分工 京津 机制 产业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