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疲劳感探析


打开文本图片集

按照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观点,地理课堂教学是一个以教学目标为中介,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动态系统。从系统的输出转变为系统的输入叫做反馈;借助反馈信息,按照一定的目标进行的定向制导与调节称之为控制(课堂信息控制的流向如图1所示)。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施教者的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加工、组织教材,采用恰当的方法、手段向学生输入控制信息;学生经过识别加工,一边内化储存,一边以多种方式向外界输出;教师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后,再一次对照教学目标,评价、矫正、调节下一次的教学活动,如此循环往复,实现教学目标的逐步接近或渐次提升。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极易产生疲劳感,而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疲劳又是一个较为普遍和复杂的生理、心理现象。根据巴甫洛夫学说,在课堂45分钟的时间坐标轴上,学生大脑兴奋过程一般会出现一个“疲劳波谷期”,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活动也会随时间坐标轴的延伸而呈现出“疲劳波谷区”。如何减少疲劳因素的干扰,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对于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课堂疲劳感的形成因素

1.客观因素

(1)学习环境欠佳。包括物理环境因素和心理环境因素。物理环境因素对学习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室内空气、温度、湿度、采光、噪声等;心理环境因素即社会和空间物质的因素,如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否,环境色彩、校风的好坏等。这些因素影响着学生的感觉、知觉和疲劳感发展的速度。因此,学习环境差,会使学生较快产生疲劳感。

(2)授课时间不合适。授课时间不同,学生的疲劳程度与学习效果也有差异。在上午四节课时间里,学习效率的变化有一定规律。第一节课开始时,学习效率并非最高,随着思维的逐渐活跃,效率越来越高,其上升状态可持续到上午十点左右,这段达到最高效率前的时期,可称为“效率渐进阶段”。之后随着疲劳感的增加,学习效率开始下降,这一下降期可称为“效率递减阶段”。目前多数学校都将地理课安排在上午第四节及下午五、六节,正处于“效率递减阶段”,给地理教学带来极大难度。

(3)教学节奏缺失。教学节奏缺失主要涉及为课堂安排整体节奏不和谐,主要表现在教学重点、难点、易错点、模糊点和关键性事件的处置等环节上。心理学“系列位置效应”表明,在某一个单位学习时段内,总是开头和结尾时学习效果最好,这是因为中间部分的学习既受到开始部分的前摄抑制,又受到结尾部分的倒摄抑制。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时间不可过长,否则中间时段会相应增加,效率可能很低,疲劳感极易产生。

(4)多媒体使用过滥。地理课堂本来是需要学生通过文本描述来实现自我想象、联想、体验与感悟的,而有的地理课却成了一张张幻灯片的播放与讲解课,一节课都用花花绿绿的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学生眼花缭乱,极易疲劳。

(5)教师行为霸权。在“知识课堂”观的影响下,地理教师成为地理知识的惟一代言人。课堂中,教师处于绝对霸权的地位,具体表现在:一是教学行为上“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读,你记”。二是教学过程上“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三是教学时间上,教师讲解、讲述占据一节课的80%~90%以上的时间,而学生思考、探讨、归纳、概括、练习、内化的时间则少得可怜。

(6)课堂枯燥乏味。高效的课堂离不开良好的情绪,若只是机械地去接受抽象的地理术语、地理概念和陌生的地理现象,学生则无法将地理知识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难以体会到学习地理的乐趣,久而久之,疲劳感逐渐产生,从而导致授者谆谆、听者昏昏的尴尬局面。

2.主观因素

(1)缺少地理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生形成积极情感的主要源泉。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一门科学,与学生的生活关系密切,这是地理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优势所在。若教师不能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地理学习的这一优势,则易产生疲劳感。

(2)心理瓶颈影响。有些学生感到地理难学,往往是因为对地理学习存在恐惧心理。这种恐惧心理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在接触高中地理知识之前,“地理很难学”的信息就通过各种渠道像传声筒一样传入耳中,给学生一种心理暗示。另一方面,高中地理一开始学习的自然地理内容比较抽象,地球运动部分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对这部分自然地理知识的掌握比较困难,容易失去地理学习信心。

(3)接受能力受限。高一学生大多处于14~16岁,对一些较为抽象需要一定逻辑思维能力才能理解的知识一时难以接受。此时,如果学生不具备相应的接受能力,难以参与地理教学全过程,也就无法体会到接受地理知识的快感和乐趣,势必产生疲劳感。

(4)大量重复练习。适量而典型的练习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需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翻阅教材、查阅资料,仔细深入地思考。而过量、重复的练习,只能成为学生学习的负累,使其为完成作业而学习,有时甚至出现抄袭作业的现象。

二、课堂疲劳感的合理调节

1.以语言美打动学生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载体,是教师传递教学信息最基本、最主要的途径。教师可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通过绘声绘色的描述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地理学科包罗万象,涉及面广,上至宇宙太空,下至海底岩层,从自然地理到人文地理,从中国地理到外国地理,从过去到未来,多数都是学生难以亲身经历或无法直接观察的。因此,教师以高质量的语言进行教学,可使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绚丽多彩、变幻无穷的世界,激发积极探索地理学科知识海洋的强烈愿望。一堂好的地理课的教学语言生动活泼、清晰明快,融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引学生入胜。因此,在影响课堂效果优劣的诸因素中,教师语言艺术的运用是最重要的,并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例如,讲授中国的三大自然区时,教师可通过三段优美的文字介绍三大自然区,要求学生在教师描述自然区时尽量想象所描述的景象,并思考分别是哪个自然区。

一望无垠的平原上,一片片稻田随风起伏,远处是茂密的森林,树叶沙沙作响,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从林边向东流去……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草原的尽头,是一片望不到头的沙漠,大风起兮沙飞扬……

高天流云,三江雪韵,藏羚奔跑,雪莲歌唱,绝佳风景,尽在此处……

描述完以后,学生们完全被自己想象的图画所陶醉!当他们还沉浸在自己脑海里的美景中时,教师又及时设问引导:“你们知道这些地区在哪里吗?为什么会形成这些完全不同的自然景观?”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课堂疲劳感也随之烟消云散。

2.以形式美启发学生

知识的呈现有多种方式。特别是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遍应用,可以通过幻灯、投影、录像等来体现地理课堂的美,从而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如讲到“长江洪水灾害”时,为了让学生明白长江洪水与长江水系特征的关系,笔者先播放了一段洪水泛滥的录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洪水的汹涌澎湃之美和惊心动魄之害。然后在黑板上绘出长江水系略图,并解说什么情况下形成特大洪峰。学生们看到老师用板图教学,也主动拿起笔,自己画起长江水系图。这样,不仅可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也可锻炼学生的绘图能力。

3.以生活化融入学生

让学生体会到接收知识的快感和乐趣,是消除疲劳的关键。“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地理课程标准赋予地理教学的基本理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智力情况、心理特点,贴近生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从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体会地理学习的价值意义。

例如,2010年10月~2011年4月在我国冬小麦的主产区出现罕见干旱的原因是什么?目前减轻旱灾的可行性措施有哪些?再如,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东北地区发生9.0级地震后又引发海啸、核电站放射性物质外泄,这体现了各灾害间的什么关系?日本为何多地震?海啸给日本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原因有哪些?福岛核电站引起的大气污染和海洋污染目前对我国均影响极小的原因有哪些?美国为何对利比亚动武?利比亚的城镇分布有何特点?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让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来解答现实问题,做到活学活用,可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地理的实际意义,消除课堂疲劳感。

4.以和谐氛围激励学生

地理教学中,教师只有改变居高临下的姿态,真心实意地与学生平等交往与交流,保护学生求知发问的勇气和兴趣,才能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协同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在有关“地球公转”的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演示“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位置季节移动的过程”。教师在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动画演示后,提出:假如黄赤交角为零,地球上的各地是否还有四季更替现象?假如黄赤交角增大,地球上的五带范围将如何变化?然后师生共同讨论、相互交流、深入思考,尝试找出解决新问题的答案,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扩展学生思路,激活地理思维。

地理教学作为一种活动,它首先是师生生命活力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使生命更具活力的一种艺术。好的课堂应该是师生释放生命活力的场所,成功的教学应该使学生时时产生学习的冲动。用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梅里尔·哈明博士的话说,应该是“鼓舞人心的”,所有的学生都忙碌着、参与着;他们共享合作、相互依赖、彼此支持,也支持老师;他们是机灵而富于创见的……这样的课堂才具有生命的活力,才会与疲劳感彻底告别。

推荐访问:探析 课堂教学中 地理 中学 疲劳感